微山县驩城镇三夏生产跑出 “加速度”
微山县驩城镇三夏生产跑出 “加速度”
微山县驩城镇三夏生产跑出 “加速度”
秸秆打捆机对(duì)秸秆进行打捆
大众网记者(jìzhě) 蔡齐 通讯员 赵璇 宋方圆 济宁报道
5月20日以来(yǐlái),微山县驩城镇(chéngzhèn)4.8万余亩小麦陆续进入(jìnrù)收获期,广袤田野上机器轰鸣,全镇上下抢农时、抓夏收,一幅“颗粒归仓”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,驩城镇早谋划、早部署,启动“科技护粮”专项行动。驩城镇联合县农业农村局,运用无人机(wúrénjī)开展大规模(dàguīmó)小麦“一喷三防”作业,累计飞行作业面积超4万亩,精准高效防治(fángzhì)病虫害。同时,驩城镇组织农技(nóngjì)专家到(dào)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“一对一”技术(jìshù)指导,从判断最佳收割时机到传授收割技巧,用专业知识为夏粮增收保驾护航。
“三夏”会战号角吹响,驩城镇全镇80余台联合收割(shōugē)(shōugē)机、70余台配套农机具马力全开,穿梭在金色麦浪中。各社区创新建立“人机(rénjī)对接”精准服务台账,根据种粮大户和困难农户的实际需求,量身定制专属收割方案,实现小麦(xiǎomài)“成熟一块、收割一块”,确保颗粒归仓。在机械化作业的高效助力下,今年(jīnnián)全镇小麦平均(píngjūn)亩产达1200-1300斤,产量创下历史新高。
驩城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创新构建“收割——打捆(dǎkǔn)——运输——利用”秸秆(jiēgǎn)综合利用全链条模式,预计(yùjì)秸秆综合利用率将突破95%。在田间,秸秆打捆作业队跟着收割机同步作业,将秸秆再利用,送往周边养殖场做有机肥(yǒujīféi)。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,不仅从源头上(shàng)消除(xiāochú)了秸秆焚烧隐患,还为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,让原本的“生态负担”华丽转身为“绿色财富”。
为守护蓝天白云,驩城镇全方位、立体化开展秸秆(jiēgǎn)禁烧宣传工作。驩城镇通过在主干道、田间地头悬挂宣传横幅,让(ràng)禁烧标语“抬头(táitóu)可见、驻足(zhùzú)可观”。同时,驩城镇组建秸秆禁烧宣传车,车载大喇叭循环(xúnhuán)播放秸秆禁烧的相关法律法规、焚烧(fénshāo)秸秆的危害以及综合利用的好处等内容,让秸秆禁烧政策家喻户晓,逐步形成“不敢烧、不能烧、不想烧”的社会共识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